申论贯彻执行题把握六大原则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366

贯彻执行题是公务员考试申论中重点考察的题型之一,因为公务员的贯彻执行能力是政府贯彻执行能力的关键因素。公务员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对报考者贯彻执行能力的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实际上,贯彻执行能力考查的实质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只不过特别强调了对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在这里,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小编提醒考生,做贯彻执行题需重点把握几个基本原则。

一、依法行政的原则

该原则主张行政活动须有法律根据。

职权法定: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权力均由法律创设,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应当以法律为依据。行政权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增进社会福利、保障人民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受侵权的权力。该权力事关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同时又具有自我扩张性和强制性,极易被滥用。故必须对行政权力的取得、行使加以规范和约束。

权责统一:行政法上的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密不可分。通常情况下,权力主体不能放弃、让渡其权力,否则意味着失职、不作为,除非法律特别授权。

依程序行政: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的保障。具体含义为:任何人不能审理自己的案件;行政机关在受理、裁决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对当事人作出不利决定前,应当事先通知。

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就没有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权力主体承担法律责任是保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根本方式。

二、合理行政的原则

要求行政权力的行使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前提:行政活动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不可能规定得细致入微,必有遗漏,故必须留给行政权力活动的自由空间,即自由裁量权。

基本内涵:

行使行政权力的动机应当符合法律授予该权力的宗旨和目的。

行使权力的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之上。

行使权力的过程、内容和结果应当公平、适度、合乎情理,具有可操作性。

违反合理性原则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监督行政的原则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权力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法就是规范和监督行政活动的法律。

四、程序正当原则

程序正当的具体含义:(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并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2)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3)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程序正当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条件,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首先要做到程序正当。

五、诚实守信原则

“政府守信”最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政府行为不能随意撤销、变更和废除;其次,如果迫不得已要撤销、变更或者废除,要赔偿因此给老百姓造成的损失。

六、高效便民原则

高效便民,是指行政机关能够依法高效率、高效益地行使职权,最大可能地方便人民群众。效率针对行政管理的过程,是办事速度方面的要求;效益则针对行政管理结果,要求以较少的行政资源投入来实现行政管理目的,并且取得好的效果。

高效,是衡量行政机关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行政机关能否真正落实服务于民这一宗旨的重要环节。只有高效行政,才能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为民。高效便民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当然也是依法行政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