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推理快速解题技巧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6427

翻译推理在公务员行测考试证属于必考的题型,也是考生需要拿分的题型。翻译推理题有时会单独考查,有时会结合真假推理,分析推理等题目一起考查,虽然技巧性较强,但是掌握好其推理规则就不容易出错。

一、题型判定

当我们在题目中看到“如果……就……”“只有……才……”“……且……”“……或……”“除非……否则……”等逻辑连接词,并且题干让我们推断结论时,则可以判定这是翻译推理题。

二、解题思路

既然是翻译推理,那么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自然分2步走:先翻译,后推理。

先翻译:把题干中语言简化为逻辑符号;

后推理:运用正确的推理规则,排除不符合推理规则的选项。

三、推理规则

(一)假言命题

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还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都可以写成“A→B”的形式,A叫做前件,B叫做后件。口诀为:如果就,前推后(A→B);只有才,后推前(B→A)。

(二)逆否命题

将题干翻译后,推出推导关系后用逆否规则,口诀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推不出确定性结论。

(三)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的形式为A且B,口诀为:全真为真,一假为假。

(四)选言命题

联言命题的形式为A或B,口诀为:全假为假,一真为真(“一真”为至少一个为真)。

四、常用的推理公示

逆否等价公式:A→B = -B → -A。

递推公式:A→B,B→C,所以A→C。

摩根等价定律:-(A 且B) = -A 或-B ;-(A 或B)= -A 且-B。

否定肯定公式:A 或B = -A→B。

五、真题演练

1.(国考 2016)甲、乙、丙、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甲说:乙去,我就肯定去;乙说:丙去我就不去;丙说:无论丁去不去,我都去;丁说:甲乙中至少有一人去,我就去。

以下哪项推论可能是正确的?

A.乙、丙两个人去了

B.甲一个人去了

C.甲、丙、丁三个人去了

D.四个人都去了

【解析】C。第一步,翻译:(1)乙→甲;(2)丙→ -乙;(3)丙;(4)甲或乙→丁。

第二步,推理。(3)是确定的,从这个入手推理。“丙”是对(2)前件的推理,肯前肯后得出非乙,“ -乙”是对(1)前件的否定,否定前件不能得出确定性结论,故不能判断甲是否去了,甲和乙的情况是(4)的前件,前件不确定是否成立,所以丁的情况也不能确定。因此,四人中只能确定丙去,乙不去,甲和丁不确定,可能去也可能不去。所以排除A、B、D选项,C项可能正确。故答案选C。

2.(北京 2016)只有在程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里才会有野生灵芝生长。紫金山林区没有野生灵芝生长。

若以上判断为真,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

Ⅰ.紫金山林区湿度不高并且光线不昏暗。

Ⅱ.如果紫金山林区光线昏暗,则肯定湿度不高。

Ⅲ.如果紫金山林区湿度高,则肯定光线不昏暗。

A.仅Ⅰ                                   B.仅Ⅱ

C.仅Ⅱ和Ⅲ                               D.Ⅰ、Ⅱ和Ⅲ都推不出

【解析】D。第一步,翻译题干:野生灵芝→湿度高且光线昏暗。

第二步,推理。紫金山林区没有野生灵芝生长,即“ -野生灵芝”,是对命题前件的否定,否定前件不能得出确定性的结论,所以题干中的三个说法都不能得出。故答案选D。

翻译推理规则较为复杂,同学们还是要花点心思记忆和消化,多结合题目熟练掌握这些推理规则吧。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