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排除法”妙解朴素逻辑题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朴素逻辑题通常都是在题干中给出一系列条件,然后要求考生能在较短时间内结合选项给出正确答案。这一题型在省考中经常出现,几乎是行测试题中的必考题型。它没有像直言命题、复言命题那样固定的考点,也不需要运用专门知识,其实质主要是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而“代入排除法”就是在解答朴素逻辑题目时可以把握的重要方法,一旦找到做题的突破口就可以快速解题。
一、方法详解
代入排除法的方法是:将选项作为题目的一个条件,代入到题目中给的条件中去验证选项是否符合题目中的描述。如果符合,则为正确答案;如果不符合,再代入下一个选项去做常识,直至找到正确答案。
二、真题演练
题型1:元素对应问题:题目给出两组/三组元素之间的关系,求各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1. 张、王、李三位老师分别在小学教劳动、数学、自然、手工、语文、思想品德,且每位老师教两门课。自然老师和劳动老师住同一个宿舍,张老师最年轻,劳动老师和李老师爱打篮球,数学老师比手工老师岁数大,比王老师岁数小,三人中最大的老师住得比其他两位老师远。
由此则可以推断出:
A.张老师教:语文、劳动;王老师教:手工、思想品德;李老师教:数学、自然
B.张老师教:手工、自然;王老师教:语文、思想品德;李老师教:数学、劳动
C.张老师教:手工、劳动;王老师教:语文、思想品德;李老师教:数学、自然
D.张老师教:手工、思想品德;王老师教:语文、劳动;李老师教:数学、自然
【解析】C。根据条件“劳动老师和李老师爱打篮球”可知,李老师不教劳动课,排除B选项。根据条件“数学老师比手工老师岁数大,比王老师岁数小”可知,王>数学>手工,王老师既不教数学,也不教手工,排除A选项。在此条件基础上,结合“自然老师和劳动老师住同一个宿舍”和“三人中最大的老师住得比其他两位老师远”可知,王老师是年纪最大的,住的最远,因此王老师既不是自然老师,也不是劳动老师,排除D选项。答案选择C.
题型2:题目复杂,无处入手,而选项简单的真假话问题。
例2. 张、钱、孙、李在比赛前预测自己的名次。张说:“我绝不是最后”. 钱说:“我不是第 1,也不是最后”.孙说:“我肯定是第 1”.李说:“我是最后”.结果出来后,没有并列名次,只有 1 个选手猜错了。
请问谁猜错了?
A.张 B.钱 C.孙 D.李
【解析】C。代入选项A,若张猜错了,则张是最后一名,但只有一个选手猜错了,则李也是最后一名,不符合题意排除。代入选项B,若钱猜错了,则钱第一或者最后,但只有一个选手猜错了,则孙也是第一名,不符合题意排除。代入选项D,若李猜错了,则四个人都不是最后一名,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选C。
朴素逻辑题目看似复杂、没有条理,直接从题目本身正向推理难度较大,在考试中考生往往会误以为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实际上,熟练运用“代入排除法”验证题目和选项的信息,通常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