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习近平“国风之本在家风”申论考点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408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测查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不仅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有所要求,还对考生具备一定的时政敏感度有所要求。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了习近平曾多次强调的注重家风的时政知识点,供考生在申论考试中应用。

习近平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习近平如此重视家风问题,是因为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习近平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习近平提到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一是学父亲做人,二是学父亲做事,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习近平在信中说:“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真题链接

2016年江苏省公考《申论》C卷

“给定资料7”中提到,欧洲学者将重视家教看成是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见解的看法。(15分)

要求: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250字左右。


材料(节选)

欧洲学者曾探讨,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国文明传承至今?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科甲连第、人才辈出、家业辉煌……中国历史上涌现的传统名门望族,大都有明显的的家族文化特征和独树一帜的家风。《颜氏家训》是北齐颜之推的传世佳作,享受“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直接决定其后天的发展。爱子需与教子相结合,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其家书在平淡中蕴含真知:“治世乱世,凡一家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

家风的形成和延续,关乎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子女的一生,更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一般家训相比,“钱氏家训”在篇章和结构上增加了“社会”和“国家”两篇。在国家篇中开篇就强调“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蠢如仇。”从家族责任走向社会责任,成为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的深层文化基因。仅近现代以来,钱氏家族走出了上百位重量级的各界人物,许多属于父子档:钱穆、钱逊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学森、钱永刚父子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老一辈革命家普遍有着优良的家风。周恩来曾定下“十条家规”;陈云、罗荣桓坚持不搞特殊化;张闻天从不允许子女“沾光”……革命先辈的家风故事,激励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习近平主席在回忆自己的父亲习仲勋时,深情地说:“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的共产党人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名人名家有深厚的家风,平民百姓也有自己淳朴的家风。N市的退休工人老陈20年来一直坚持办一份家庭小报。这份独特的“家报”将8个生活在各地的陈姓小家庭紧紧凝聚在一起。在S市工作的大儿子陈先生说,每一期的“家报”每个家庭都有一份,不仅有纸质版的,还有电子版的。“家报”不仅是大家庭的“消息树”,更是家风传承的“根据地”。“我们的家风12个字:坚持和谐、追求卓越、崇尚奉献。孩子们都大了,又散在各地,有了‘家报’这个平台,大家互通有无,精神上又连在了一起。许多生活的道理,让他们通过阅读去体会、感悟。”老陈说。创办“家报”,丰富了晚年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一个适合他们这个大家庭家教的新方式,所以“家报”还将一直办下去。

家风实质上是一个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更是生长在其中的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不管社会如何变化,诚信、正直、勤奋等核心价值观念,应被长久坚守,因为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家风的好坏不仅事关一个家庭的未来,还与社会风气的养成息息相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礼记》中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的作用。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家风人纪,意味着良好家风不只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私事,也是关乎党内制度规矩的公事,为党员领导干部设立了经营家庭的“新标杆”。


>>>优公分析

家风不仅对于家庭家族有特殊意义,对于社会甚至对于国家都有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这一见解充分说明家教对于中华文明传承的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能帮助子女建立自立自强的人生观,而优良的家庭教育不仅塑造了个人,更形成了家风,激励教育着每一代人,影响家庭乃至家族的发展,进而对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动力,个人行为的准则,关乎社会风气的养成,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因此,凭借家教,孕育家风,中国人将诚信、正直、勤奋等核心价值观念代代相传,不仅保证了家庭的发展,更传承了中华文明。


类似练习:2017年福建省选调生考试《申论》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