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泉州市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招募公告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248

根据福建省民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的通知》(闽民建〔2018〕3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开展我市2018年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工作制定如下招募方案:

一、招募岗位、人数及对象、条件

(一)招募岗位、人数。2018年我市计划招募30名高校毕业生,安排到纳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的安溪县、永春县和德化县的城市社区从事社区建设工作,服务期限为2年。根据社区居委会数量,具体名额分配如下:安溪县10人、永春县10人、德化县10人(招募社区名单附后),招募名额可视报名情况调剂。

(二)招募对象和条件。招募对象为2018年省内、省外全日制普通高校泉州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和近年来未就业泉州生源高校毕业生(不含成人教育培养类别等非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好,组织纪律观念强,志愿到社区从事工作;二是学习成绩优良,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善于沟通,有较强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三是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服从分配;四是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1993年7月1日后出生),研究生学历放宽至28周岁(1990年7月1日后出生);五是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招募程序

(一)组织报名(4月9日~4月20日

1.报名时间

8:30~17:30,节假日除外

2.报名地点(仅接受现场报名)

泉州市丰泽区府东路市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D幢527室(泉州市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和社区办)

3.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95-22500623(兼传真)、22500628

电子邮箱:qz22500628@163.com

联系人:盛志谦、柯超岚

4.注意事项

报名者要详细阅读相关招募文件,按照公布的招募条件和拟报岗位的资格条件,如实详细填写信息,并在报名时间内提交以下材料(逾期不补):

(1)《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报名登记表》(详见附件3,可在“泉州民政网”和“泉州人才市场网”下载),粘贴个人一寸正面红底彩照。应届毕业生还须经毕业学校所在院(系)党组织、高校就业办在《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报名登记表》(附学习成绩单)上签署意见后参加报名。

(2)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书或就业推荐表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3)符合加分条件的报名者还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①中共党员(预备党员)应提供党员证或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或村(居)党支部开具的党员证明。

②校(系)学生会、团委会干部、班级班长、团支部书记应提供聘书或学校开具的证明。

③烈士家庭、重点优抚对象、低保家庭的子女应相应提供烈士证明、优抚证、低保证证明等。

④获得院系表彰、奖学金的应提供相应证书或学校出具的证明。

(4)有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应提供《助学贷款合同》。

报名人员对本人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所填信息与岗位要求不符或填报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名和派遣资格。2018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须在7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书,未获得毕业资格的,将取消派遣资格。

(二)审查考核(4月22日~5月20日)。由泉州市民政局按照《泉州市2018年招募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选拔考核方案》对报名人员进行审查考核,按分数由高到低,确定参加体检的高校毕业生名单,于5月20日前电话通知到位,未达到考核录取线的不再通知。

(三)组织体检(5月21日~5月31日)。由泉州市民政局按照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规定,统一指定时间和医院,对入选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体检。若出现体检不合格或弃权的,按审查考核分数高低顺序依次递补人选并组织体检。

(四)确定人选(6月1日~6月20日)。泉州市民政局根据体检情况,确定人选,面向社会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正式招募人员。

(五)签订协议(6月21日~6月30日)。由泉州市民政局组织入选的高校毕业生签订《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协议书》,并将名单上报省民政厅备案。未提供毕业证书的高校毕业生应于签订协议前提供。

(六)岗前培训(7月1日~7月10日)。由省民政厅统一组织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进行上岗前的集中培训。

(七)派遣报到(7月11日~7月20日)。正式招募的高校毕业生到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民政局报到,由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民政局负责送到服务所在镇报到,再由镇安排到社区居委会,并办理相关手续。

三、政策支持

(一)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的生活补贴每人每月2957元。同时,参照服务社区所在的城市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政策规定和标准,由所在街道(镇)统一办理社会保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各设区市民政局依法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险责任。

(二)实行贫困生助学贷款国家代偿政策。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省级财政按每人每年2000元代为偿还。

(三)在全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安排当年招录计划数15%的职位,定向招录当年服务行将期满考核合格和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社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

(四)市、县(区)相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拿出一定比例,聘用当年服务行将期满考核合格和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社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当年服务期行将期满考核合格和服务期满考核合格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报考省、设区市事业单位的,笔试总分加3分报考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的,笔试总分加5分

(五)对于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符合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并愿意继续留在服务县(市、区)街道(镇)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由服务社区所在县(市、区)人社部门根据具体情况选聘在相关街道(镇)所属有空编的事业单位工作。

(六)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并符合报考条件的,在服务期满后三年内报考省内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在同等条件下招生单位优先录取。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的,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至服务期满。

(七)服务期间,由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免费提供档案保管等人事代理服务,并建立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专门人才数据库,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服务,帮助其落实就业单位。有创业意愿的,及时纳入当地“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有针对性地提供创业公共服务,按规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八)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被机关事业单位录(聘)用的或进入国有企业就业的,其服务期间计算工龄,其参加工作时间按其到基层报到之日起计算。其中:被录用为公务员的,试用期工资可高于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的试用期工资,按相同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资标准低1个级别工资档次的数额确定;被事业单位聘用,岗位工资按所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比照本单位相同学历新聘用人员定级工资标准确定。

凡通过享受政策待遇,被录(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不再享受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专项职位、报考事业单位加分和基层事业单位考核聘用等就业优惠政策。

四、服务管理

(一)户口、档案、组织关系管理

服务期间,户籍关系由毕业生自行迁往家庭户籍所在地。毕业生档案统一转至服务县(市、区)人社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党团组织关系由毕业生凭党团组织关系介绍信转至服务社区。服务期间申请入党的,由服务社区党组织按规定程序办理。

(二)经费保障

1.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服务期内的生活补贴、社会基本保险、体检、培训经费以及国家助学贷款本息补助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

2.各有关市、县(区)民政局要按照政策规定,及时、足额落实高校毕业生的生活补贴、社会保险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助等资金。服务期间解除协议的,应于次月起停发生活补贴。每年年底前,将高校毕业生资金使用情况及时上报省民政厅。

(三)日常管理

各市、县(区)民政部门要按照“谁用人、谁负责”、培养使用并重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对高校毕业的教育管理工作。

1.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所在的县(市、区)民政局、所在街道(镇)和社区的主要负责人要担负起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组织实施的领导责任,经常督促落实、检查指导高校毕业生日常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其在社区服务情况,提供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组织教育培训和安全健康等日常管理工作。

2.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原则上一个社区安排1名,最多不超过2名。服务期间,上级机关不得随意借调或调整服务岗位,因特殊情况需要借调或调整的,应由本人提出申请,原服务社区、接收单位及所在县(市、区)民政局审核同意,设区市民政局批准后,报省民政厅备案。高校毕业生应按照协议规定期限完成服务工作,由于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服务的,应提出解除协议申请,经省民政厅批准,并履行有关手续,方可离开。服务期未满自行离开或解除协议的,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3.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的年度考核工作由县(市、区)民政局会同人社局(公务员局)组织实施,设区市民政、人社部门负责本区域考核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考核结果报送服务社区所在县(市、区)人社部门,存入本人档案,并报省民政厅备案。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经省民政厅、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审核,颁发《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证书》,作为服务期满后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依据。

4.对管理服务不到位、优惠政策不落实的市(县、区),省民政厅将调整其今后的招募名额,直至停止招募。

(四)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自主择业。设区市和县(市、区)民政部门要建立日常跟踪和定期跟踪工作制度,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完善动态化的就业数据库,及时准确掌握就业情况,积极做好各项就业跟踪统计工作。统计结果应及时上报省民政厅备案。


泉州市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招募社区名单


序号

服务社区

名额

序号

服务社区

名额

1

安溪县城厢镇北石社区

1名

16

永春县五里街镇儒林社区

1名

2

安溪县凤城镇湖滨社区

1名

17

永春县五里街镇仰贤社区

1名

3

安溪县凤城镇东北社区

1名

18

永春县石鼓镇桃星社区

1名

4

安溪县凤城镇文昌社区

1名

19

永春县石鼓镇桃联社区

1名

5

安溪县湖头镇下东社区

1名

20

永春县东关镇东华社区

1名

6

安溪县湖头镇四角井社区

1名

21

德化县龙浔镇龙鹏社区

1名

7

安溪县参内乡茶博汇社区

1名

22

德化县龙浔镇鹏祥社区

1名

8

安溪县参内乡湾美社区

1名

23

德化县龙浔镇浔南社区

1名

9

安溪县西坪镇西华社区

1名

24

德化县龙浔镇湖前社区

1名

10

安溪县蓬莱镇街道社区

1名

25

德化县龙浔镇德新社区

1名

11

永春县桃城镇桃城社区

1名

26

德化县浔中镇东埔社区

1名

12

永春县桃城镇桃东社区

1名

27

德化县浔中镇龙东社区

1名

13

永春县桃城镇桃溪社区

1名

28

德化县浔中镇富东社区

1名

14

永春县桃城镇长安社区

1名

29

德化县浔中镇金凤社区

1名

15

永春县五里街镇五里街社区

1名

30

德化县浔中镇东顺社区

1名



附件:

泉州市2018年招募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选拔考核.docx

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报名登记表.docx

泉州市民政局

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泉州市财政局

泉州市教育局

2018年3月29日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