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如何突出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522

公务员面试中对“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该能力的考察, 从广义上来讲是以一贯之的,考生的着装、在考场上的举止礼仪,以及对其他几种能力的考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考生各个方面的表现是否与所报考的职位相匹配。从狭义而言,也会设置专门的题型进行考察,可能会直接问:请你介绍一下你自己?你为什么报考这个岗位?

对于不同的题型,应对策略也会有所不同,那么考生怎样在不同题型中,突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出自己与报考岗位的匹配性呢?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总结了以下三点,供考生学习参考。

一、间接考察型:明确身份,突出特色

对于间接考察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题目,考生需要牢记自己的报考职位,将自己放到该岗位上去思考问题,身份不同,职责也会不同。

比如:请结合报考岗位,谈谈你对Apec蓝怎样理解? 如果,我们作为报考环境监察岗的考生,在落实观点部分,需要考虑的就是做好环境保护的看门人,做好排污治理环节的监控者。

如果,我们作为报考审计局的考生,在落实观点部分,更多需要考虑的就是作为环保法部门,严格执法,让Apec蓝能真正持久下去。

二、直接考察型:内容真实,真情流露

对于直接考察求职动机的题目,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大部分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套路化答题,通篇都是在讲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目标、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等,但是却没有提到一丝一毫的具体操作过程。

这样答案过于抽象化,让考官听得云里雾里,最终落个华而不实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从备考到应考都认真对待,做到“内容真实,真情流露”。

备考时,考生需要对自我进行最真实、最全面的剖析,重点思考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其次,对报考职位做好调研分析,重点掌握职位的能力、素质要求;

最后,把上述两点进行比较分析,思考自己的哪些素质是报考职位所要求的,构建两者相互匹配的相关性连接。

回答问题时,考生应从实际出发,本着“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的原则,从自己身边着眼,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题材,通过讲述自己身边人和事,将自己感情、感悟融入其中做到真情而述、情真意切,让自己的答案更加贴近生活,从而赢得考官的青睐。

三、仪态大方,从容应对

除了内容上的要求, 考生的外在礼仪也需要体现出相应的匹配性。在面试过程中, 考生需要做到挺胸抬头,两手自然交叉,不抖腿抖手或抠手转笔,尽量避免一些潜意识的动作或反映。

但是只要不过于夸张,出现一些细小的毛病也不必在意。保持心态放松,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做到从容答题。

例如,2014年江苏省的一道公务员面试真题

嗓子和膀子、胆子和步子、面子和里子,请你结合公务员实际工作谈谈对三组词的理解。

上述这道真题就是典型的将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与综合分析能力综合起来考查的题,对于此类型的题,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通过联系工作和生活实际解读出三组词所体现的现实性道理。这是体现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基础。

此外,题中分别强调了结合公务员的实际工作、对公务员工作的启示,因此考生在回答时一定要充分联系报考的岗位,联系该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以及岗位职责等,体现自身对岗位的认可和工作的规划,让考官看到考生的个人思想和能力与岗位要求的素质高度匹配性,从而得到考官的认可。

另外,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面试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从容应对。深入了解所报考的岗位,明确岗位的职责以及处理问题的基本流程和原则,并拟好一个明确的岗位规划,这样能更好地避免在面试答题过程中遇到与岗位相关问题时出现毫无头绪、不知所措的情况。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