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题,三大要点须切忌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3135

在公务员面试中,自我认知和职位匹配题的命题目的是通过个人情况的自我介绍和阐述,来考查考生的性格、习惯、价值观、求职动机等。此类题目的考查核心是“职位匹配”。考官从考生的回答中可以判断考生身上的特质与报考的岗位是否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因此,考生很有必要结合自已报考的岗位,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系统的梳理,并且了解报考岗位的基本职责、工作内容,找到自己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理由,从而在考场上说服考官给你这次机会。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这里为考生整理了三大答题注意事项,考生切忌避免。

一、答题注意事项

(一)切忌暴露任何个人、岗位信息

1.个人信息。自我认知和职位匹配题在作答过程中严禁出现有任何指向性的个人信息。

例:姓名、年龄、学校、家庭住址等带有明显个人信息的表述不允许出现。

2.岗位信息。不能出现所报考的具体单位或者具体科室信息,但是可以说明所报考系统的职位要求。

例:国税系统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会计、税法基础知识。

(二)切忌假大空的套话

例:如果我有幸成为一名公安民警,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和赏识。

例:我从小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名人民警察。

这一类假大空的表述尽量不要出现在答案中,因为其没有任何针对性且显得非常虚伪。

(三)优点不等于优势

在备考中,自我总结的过程十分重要且必要,因为你自认为的优点,放在工作中可能会成为致命的短板。

例:活泼开朗也许 是你的优点,但如果是做保密工作,这样的性格就存在泄密的危险。

例: 做事踏实、沉默少言也许是你的优点,但如果是做基层调解性质的工作,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此,考生在学习自我认知和职位匹配题时,要注意根据所报考的具体岗位,有针对性地了解所报考职位对于自身的工作要求,提前做好梳理和准备。

二、真题演练

【真题】结合自身经历和特点,谈谈你对所报考岗位的认识(以社区民警为例)。

【参考解析】

由于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对人民警察这一神圣的职业,我始终怀着一种憧憬。因此,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也为了实现自己内心深处想成为一名警察的梦想,我报考了社区民警的岗位。

社区民警是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开展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我认为要做好一名社区民警,要做好以下几点。

社区民警在平时和工作之余,要经常深人基层与广大群众面对面交谈,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在与群众沟通和交流时,要学会放下身段、放下面子,切实了解社区群众在居家安全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的解决融人到日常工作中。

社区民警工作是一项包罗万象、沟通上下的综合服务工作。社区民警既要履行好职责,还要树立好形象,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社区民警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因此,社区民警要知法、懂法,在执法过程中要公正廉洁,要时刻谨记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职业操守,绝不吃拿卡要、推诿扯皮。

社区民警虽然没有刑警破大案要案的惊天动地,也没有户籍民警守着三尺窗台的烦琐与单调,却需要我们有着与社区群众打成一片的热情。社区民警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平平凡凡的工作,但在平凡的社区警务中做好我们应当做的工作,这其实就是不平凡。

通过上述答题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对岗位无比憧憬、心怀理想、荣誉感强的年轻人形象。所以,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深人了解本系统的工作职能、岗位要求,将之与自身的情况有效结合,塑造好个人形象。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