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三次工业革命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362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在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工业革命的考点可能会在科技常识中出现,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将三次工业革命的知识进行归纳。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发生:1765年,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出现

2.重要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顿制造蒸汽机做动力的轮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3.影响:

①生产力出现飞跃;

②工厂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工场;

③城市化进程开始,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④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出现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发生:19世纪70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3.重要发明发现: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奥托制成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本茨制成汽车、莫尔斯制成电报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贝尔发明电话

4.影响:

①生产力迅猛提高,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②重工业有长足发展,电和石油成为主要能源

③美、德实力超过英、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

1.发生:20世纪中期,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兴起

2.重大革新:原子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

3.影响:

①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科技进步占经济增长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向多极化发展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