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朴素逻辑题三大解题方法
在判断推理中有这样一类题目给出大家几个人物或几个对象,然后给出几种情况或者他们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推理出每个对象对应的是什么情况,这类题目就叫朴素逻辑题或者叫元素匹配题。这类题目特点是条件复杂、零散,联系性差,需要我们能够抓住对解题有效的关键突破口,逐步找出答案。由于朴素逻辑题条件较多,所以考生需要妥善运用各种方法,在这里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三大常用的解题方法进行讲解。
一、排除法
排除法适用于选项中所给的信息比较充分的情况,比如题目中给出了四个对象,选项中对这四个对象的情况都进行了说明,这种情况下我们优先选择排除法。
【例1】某办公室有王莉、李明和丁勇3名工作人员,本周有分别涉及网络、财务、管理、人事和教育的5项工作需要他们完成。关于任务安排,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①每人均需至少完成其中的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只能由一人完成;
②人事和管理工作都不是由王莉完成的;
③如果人事工作由丁勇完成,那么财务工作由李明完成;
④完成教育工作的人至少还需完成一项其他工作。到了周末,3人顺利地完成了上述5项工作。以下哪项的工作安排符合上述条件?( )
A.王莉:管理、网络;李明:教育、人事;丁勇:财务
B.王莉:教育、财务;李明:人事、管理;丁勇:网络
C.王莉:网络;李明:人事、管理、财务;丁勇:教育
D.王莉:网络;李明:教育、管理;丁勇:人事、财务
【优公解析】B。选项信息充分,我们可以优先考虑排除法。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人事和管理都不是王莉完成,可以排除选项A;根据条件③,可以排除选项D;根据条件④,可以排除选项C。因此剩下的B项就是正确答案。
二、假设法
当我们进行推理的开始或者推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推理方向不明确,出现了多种可能,或者并没有足够的条件供我们继续推理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假设法。先假设一种可能为真,看最终推理结果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若符合,则假设成立;不符合,则其他可能成立。
【例2】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优公解析】根据题目设问,丁说的是实话,我们分析丁的话语得知:在甲乙丙三人中只有开红车的说实话,继而我们把推理方向转向“红车”。我们发现“红车”出现在乙说的话中,而且在乙的话中开红车的是丙,这句话是真还是假我们不确定,所以可以进行假设。假设乙说的是真话,根据“只有开红车的说实话”可以推知乙开红车,但是根据乙说的“丙的车是红色的”这句话为真又可以得知,丙开红车,这样就有两个人开红车,与题意不符,所以可以知道我们的假设是错的,所以乙说的是假话,那么乙和丙都不开红车,因此只有甲开的是红车。所以甲说的是实话,丙说的是假话。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这句话为假,所以丁的车就是蓝色的。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的这句话为真,所以在剩下的白色和银色中,乙就只能是银车,最终剩下的丙开的就是白车,因此答案为C。
三、关键信息法
所谓“关键信息”指的是在题目给出的有效信息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条件,我们可以以这样的信息作为我们推理的起点,进而对其他条件进行推理。
【例3】大学毕业的张、王、李、赵4人应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销售,一人做研发,另一人做安保。
已知:
①张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发;
③如果张没有做研发,那么赵也没有做行政管理;
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⑤赵不做研发,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 )。
A.张做销售,李做研发
B.赵做研发,李做销售
C.李做销售,张做研发
D.李做研发,赵做安保
【优公解析】在题目给出的5个条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是“行政管理”,即我们所找的关键信息,所以我们在推理的时候,可以以“行政管理”为起点进行推理。
第一,寻找“行政管理”的相关条件,对其进行匹配。张、王、李都不做行政管理,所以行政管理的匹配对象就只能是赵。
第二,以确定好的匹配为依据,推测其他对象和条件。根据赵做行政管理和条件③,可以推知:张做研发。
第三,在剩下的条件中继续推理即可。剩余两个对象王和李,两份工作安保和销售。根据条件④知道李不做安保,所以只能是王做安保,从而得知李做销售。因此答案为C。
以上就是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总结的关于朴素逻辑题的三大常用解题方法,考生在学习之后建议再多结合真题进行这一知识点的巩固,早日熟练运用,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推荐阅读 -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