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资料分析中的经济学名词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008

很多考生对于行测中的资料分析比较吃力,大部分考生的原因都是没有掌握资料分析的解题技巧,基础不够扎实。在资料分析当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统计学专有名词,如果考生对于这部分内容从未接触过,由于概念不清楚造成的失分现象就非常可惜。资料分析最重要的就是抓重点,如果你去完整的把题目阅读完,那么是很浪费时间的,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名词。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资料分析当中经常成对出现的几组易混淆经济学指标以及对应的计算公式给予说明,希望能够对广大参加国考的考生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

1.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即进出口总额,也是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2.贸易差额:又称净出口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数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正数表示顺差,负数表示逆差。

3.贸易顺差:也称出超,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4.贸易逆差:也称入超、赤子,表示一定时期内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二、基本公式

1.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

2.贸易逆差=进口额-出口额

3.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4.实现贸易顺差时,进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2;

5.出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2;

6.实现贸易逆差时,进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逆差)÷2;

7.出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2。

【例1】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86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89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亿美元,增长4.3%。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是( )亿美元。
【优公解析】直接应用公式: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题干所求时间为2012年,即现期所对应的贸易顺差,那应该代入2012年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即可。结果为20489-18178=2311亿美元。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全面总结概括了资料分析当中有关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概念以及涉及的基本公式,希望各位备考考生记得结合知识进行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解题技巧。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