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三步走”搞定评价型分析题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541

在公务员考试中,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综合分析题都是考生复习申论知识的一大难点。综合分析题之所以会让多数考生产生畏难心理,很大原因在于考生没有掌握好作答此类题型的方法。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为考生讲解的是评价型综合分析题得作答思路。

一、什么是“评价型分析题”

如果题干中出现“请你谈谈对……的看法、观点、评价、评论”,或者“请你反驳……观点”,作答要求中出现“观点明确、分析深刻”等字眼。这时该题型便确定为评价型综合分析。

二、如何破解?

评价型综合分析题作答思路

相比于解释性分析题,评价型分析题相对来说没那么抽象,话题是明确的,要素也相对明确,相对来说是更容易掌握的一类题型。这类题型解题一般分为三步走:首先从材料中找到明确的观点,第二步分析观点,最后给出启示。

敲黑板!!!

因为评价型分析题一般思路清晰,所以建议分段书写。按照总分总的结构。

【重要提示】近年来,解释型分析题和评价型分析题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如:2018年国考地市级第三题,谈谈对“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这句话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有逻辑性。这道题目提问方式是解释型分析题,但是观点明确又是评价型分析题的典型要求,我们在答题的时候,可以先表明观点,然后再解释一下题干这句话,即:我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城市建设与管理不能仅仅满足经济或者美观诉求,否则会带来危害。

三、真题演练

(2015年国考副省级第二题)

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

通过以下这三段话的内容,完成第一项工作,找到材料中对于“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的看法。

“按照常识,如果大家是在同一个社会时空中生存,拥有同样的硬件条件或者数据终端,按道理来说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各种各样的机会,从理论上说,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她说。

但经过实际研究,她发现,现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新技术的使用中,城乡之间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来自《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常常被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是在一定程度或者相当程度上填平了——比如普通人和彻底掌控信息的垄断者之间的某种鸿沟,但从现在看来,新技术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还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

【答案】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