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主题词法解中心理解题(二)
中心理解题重点是在文段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文段的主旨、中心思想、主要意思等进行同义替换、归纳概括。前面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介绍过,主题词在文段中可能出现的次数较多,所以可以通过找高频词来确定主题词。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高频词都是主题词,有时,我们提炼出的关键句的陈述对象,也可以是我们要找的主题词。
一、题型判定
讲题之前,先来复习一下,中心理解题的惯用提问方式:
“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
“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是”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二、例题演练
【例1】德国电脑专家正在开发一种新系统,这种系统能利用视觉、语音和触摸技术收集一个人情绪状态的数据,并做出反应。例如,如果电脑感觉到用户情绪激动,它可能会自动让屏幕色彩变得柔和,关闭背景音乐,放大或缩小图形数据,甚至直接表示歉意:这种系统可在用户与电脑互动时感知他们的情感。
对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一句是:( )。
A.新型电脑会收集人情绪状态的数据
B.新型电脑可与用户自由互动
C.新型电脑会感觉到用户情绪激动
D.能够感知用户情绪的新型电脑系统在研发中
【技巧解析】
文段论述的对象是谁呢?是电脑还是系统呢?其实文段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了,德国电脑专家正在开发一种新系统,然后对这个系统进行介绍、举例子,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文段主要论述对象是新系统,即文段的主题词为新系统,结合选项,直接得出答案D。是不是很简单呢?
再来一道题,这道题难度加大,看下同学们能否应对。
【例2】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壁垒的存在,其给予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个人的价值可能是无用的。在市场经济社会,最有价值的本是人才,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在不同行业都应该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在行业壁垒存在的现实中,个人的价值让位于行业的价值,个人的价值由行业的价值体现,而不是由个人体现,当然此种情况下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同时,由于进入行业的机制并不是自由竞争,行业收入差异还将让人们看到公平的缺失和缺位——那些没有能力但有关系进入高收入行业者,他们仅仅因为能够进入而成为了更有价值的人。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行业壁垒的存在体现了用人机制的不公
B.个人价值的高低不应该由行业价值来评估
C.行业收入差异使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评判发生扭曲
D.行业壁垒使得真正的人才往往被拒之门外
【技巧解析】
首先我们用通常常规方法来解题,感受下,文段第一句行业收入的差异使个人价值被无视,第二句强调在行业壁垒中个人价值通过行业价值实现,第三句讲行业壁垒的存在还导致社会公平缺位,无法对人的价值进行正确评判。文段通篇讲述行业收入差异使得个人的评判有失准确,C项符合文段意思。
但是,通读整个文段实在是很费时间!!而且肯定有同学读完文段直接就蒙了,太长了!很难从晦涩的文字中得出主要的意思。
如果我们运用主题词法就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文段的主题词是行业收入的差异,为什么是它呢?文段的论述主体是行业收入差异,大意是行业收入差异的存在,使得个人的价值不是由个人体现,而是反映在行业的价值上。换言之,个人价值的高低不体现在个人的能力高低上,而是体现在行业收入的高低上。因此,文段主要说明的问题是,行业收入差异的存在,使得人们评价个人价值出现了扭曲,A项和D项实际上都是说“用人机制的不公”的问题,根据排同法可以同时排除。B项没有体现主体“行业收入差异”。所以选择C选项。
学习完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讲解的主题词法,相信考生对于一部分难题也能很好的应对了。考生课后再多结合真题进行熟练运用,5秒一道中心理解题也就不在话下。
- 推荐阅读 -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