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如何避免做题一错再错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879

在备考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很多考生都反应,某些做错的题目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错,这是为何?那是因为同学们没有准确理解和把握命题人的思维,因为大家都是直接对答案,然后顺着别人的思维走,没有仔细对其进行推敲,到下次做同样的题其实还是会一脸懵。下面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用具体实例为考生详细说明,如何有效避免做题一再出错。 

【例】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壁垒的存在,其给予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个人的价值可能是无用的。在市场经济社会,最有价值的本是人才,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在不同行业都应该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在行业壁垒存在的现实中,个人的价值让位于行业的价值,个人的价值由行业的价值体现,而不是由个人体现,当然此种情况下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同时,由于进入行业的机制并不是自由竞争,行业收入差异还将让人们看到公平的缺失和缺位——那些没有能力但有关系进入高收入行业者,他们仅仅因为能够进入而成为了更有价值的人。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行业壁垒的存在体现了用人机制的不公          

B.个人价值的高低不应该由行业价值来评估

C.行业收入差异使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评判发生扭曲     

D.行业壁垒使得真正的人才往往被拒之门外

这道题目是很多考生不断出错的,很多同学选A。为什么A错了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整个文段的结构,如下:

言语理解题行文结构

“同时”表并列,我们上课讲过,在并列文段中,有两个解题思路,一是概括全面,二是提取共性、归纳合并。此题考查的是第二个解题思路。所以把共性“行业收入差异”和“个人价值”提取出来组合在一起,只有C符合。A选项是“同时”的后面,B选项是“同时”的前面,均片面,D选项无中生有,所以选C。

这道题我们需要掌握的有以下几点:

1.并列结构文段的解题思路;

2.如果是考查并列关系,错误选项的设置一定会有片面的选项。

最后,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在平时做题时,明确了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能够带着错误选项特征去排除选项,则在一定程度上就掌握了命题者的出题思维,能够提高准确率,避免题目一错再错。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