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中国古代重要关口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937

在常规类型的考试中会涉及到古代的一些重要关口的地位和典故,尤其是各个重要关口的地位及作用常有涉及。因此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希望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总结,帮助考生掌握考试中常考的几个知识点。

一、山海关

1.地位及作用

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2.地理位置

河北省秦皇岛市。

3.典故

北倚燕山,南连渤海。

二、居庸关

1.地位及作用

“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2.地理位置

北京昌平区境内。

3.来源及典故

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

三、紫荆关

1.地位及作用

华北平原的重要门户之一;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与二关号称内三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

2.地理位置

河北易县。

3.来源

元时根据此关地理位置而命关名,因此“关”建在紫荆岭上,而得名“紫荆关”。

四、井陉关

1.地位及作用

太行进入古为华北平原的重要关隘。

2.地理位置

河北省井陉县北井陉山。

3.来源

河北井陉县有井陉山,四面高,中央低下如井,故称“井陉”。又因井陉自古为军事要塞,在这里设了重要关口,因此称之为“井陉关”。

五、雁门关

1.地位及作用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九塞尊崇第一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2.地理位置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3.来源及典故

代山(即雁门山)高峻,鸟飞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门,鸿雁往来。大约在汉武帝初年已置关,以防匈奴。至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重新建关,就称雁门关。

六、娘子关

1.地位及作用

万里长城的一个险要关口;关上有对联云:“雄关百二谁为最?要塞三千此关名。”它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的称号。

2.地理位置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

3.来源及典故

唐太宗妹妹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

七、偏头关

1.地位及作用

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

2.地理位置

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

3.来源

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濒黄河,因东仰西伏得名。

八、平型关

1.地位及作用

晋北巨大交通障壁。

2.地理位置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

3.来源及典故

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九、杀虎口

1.地位及作用

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

2.地理位置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

3.来源

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历史上的“走西口”的故事就发生在杀虎口。

十、嘉峪关

1.地位及作用

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河西咽喉。

2.地理位置

甘肃省嘉峪关市。

3.来源

修建在嘉峪山旁而得名。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