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数字运算“秒选”技巧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838

众所周知,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具有时间紧、题量大的特点,其中的数字运算部分更是最耗时耗力的题目。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是广大考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所以短时间内学习一些秒选方法很有必要。福建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在此进行技巧指点。

一、六大题型

1.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程问题一般采用赋值法解题。赋值法有2种应用情况,第一种是题干中已知每个人完成工作的时间,这时我们假设工作量为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进而得到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从而快速求解;第二种是题干中已知的是每个人工作效率的等量关系,这时我们通过直接赋效率为具体值进行快速求解。

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行程问题一般要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快速求解,常见的解法包括列方程,比例法等。常考的题型包括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3.溶液问题:浓度=溶质÷溶液

溶液问题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溶液的混合,这种问题用公式解决;另外一种是单一溶液的蒸发或稀释,这种题目一般用比例法解决,即利用溶质不变进行求解。

4.容斥原理:

两集合型的容斥原理题目,关键是分清题目中的条件I和条件II,然后直接套用公式:满足条件I的个数+满足条件II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三集合公式型题目,需要大家记住公式核心公式:

A+B+C-AB-AC-BC+ABC=总个数-三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三集合图示型题目,当题目条件不能直接代入标准公式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图示配合,标数解答。

5.和差倍比问题:

和差倍比问题是研究不同量之间的和、差、倍数、比例关系的数学应用题,是数学运算中比较简单的问题。但这类问题对计算速度和准确度要求较高,一般采用代入法快速求解。

6.最值问题:三类

第一,抽屉原理,特征“至少+保证”,方法“最不利原则”,答案“最不利+1”;

第二,多集合问题,特征“至少”,方法“逆向考虑”;这类题目的做法,一般就是将每个集合不满足的个数求出,然后求和得到有不满足集合的个数最多,再用总数减去这个和,得到满足的个数最少为多少。

第三,构造数列,特征“最多最少”,方法“极端思想”这类题目的做法就是在极端思维情况下,构造出满足条件的一个数列,然后数列求和等于题目所给总和,再根据提问方式得到最终结果。

二、五大方法

1.奇偶法

专家在命题时为了避免学生正确率为零的情况,设置选项时会故意设置一些特殊选项,以便快速的得到答案。其一,选项设置三个奇数,一个偶数,选偶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其二、应用奇偶性进行预判,简化计算过程。

例: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相差多少?

【优公解析】无论答对或者答错得分都是奇数,题数共有50道,最终是偶数个奇数相加减,结果为偶数。

2.整除法

根据题干信息提供的整除关系,快速的选答案。

例.甲、乙、丙、丁四家公司为南方雪灾地区捐款,甲公司捐款数是另外三家公司捐款总数的一半,乙公司捐款数是另外三家公司捐款总数的 1/3 ,丙公司捐款数是另外三家公司捐款总数的1/4 ,丁公司捐款169万元。四家公司共捐款( )万元。

A.780 B.890 C.1183 D.2028

【优公解析】根据“甲公司捐款数是另外三家公司捐款总数的一半”得出总的捐款为3的倍数,根据“乙公司捐款数是另外三家公司捐款总数的 1/3 ” 得出总的捐款为4的倍数,根据“丙公司捐款数是另外三家公司捐款总数的1/4”得出总的捐款为5的倍数。从而快速从选项中找出答案A。

3.代入法

将选项直接代入题干,验证答案。

1.直接代入:把选项一个一个代入验证,直至得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止;

2.选择性代入:根据数的特性(奇偶性、整除特性、尾数特性、余数特性等)先筛选,再代入排除。

例题1:编号为1~55号的55盏亮着的灯,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在一个圆周上,从1号灯开始顺时针方向留1号灯,关掉2号灯;留3号灯,关掉4号灯……这样每隔一盏灯关掉一盏,转圈关下去,则最后剩下的一盏亮灯编号是( )。

A.50

B.44

C.47

D.1

【优公解析】第一轮灭灯偶数号灯全熄,排除A、B。熄灭第54号灯后隔过55号灯灭掉1号灯,排除D选C。

例题2:两个数的差是2345,两数相除的商是8,这两个数之和为( )。

A.2353

B.2896

C.3015

D.3456

【优公解析】由两个数的差是2345可知,这两个数必是一奇一偶,则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可排除B、D两项;又由两数相除的商是8可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8倍,则两个数的和是较小数的9倍,即两个数的和是9的倍数,排除A,选择C。

4.赋值法:

对于有些问题,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题干中有分数,比例,或者倍数关系时一般采用赋值法简化计算,赋值法经常应用在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题目中。

5.倍数比例法:

若a : b=m : n(m、n互质),

则说明: a占m份,是m的倍数;

b占n份,是n的倍数;

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6.方程法:

很多数学运算题目都可以采用列方程进行求解。

方程法注意事项:未知数要便于列方程;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份数”,还可以用汉字进行替代。

三、练习

1.仓库运来含水量为90%的一种水果100千克,一星期后再测发现含水量降低了,变为80%,现在这批水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

A.90

B.60

C.50

D.40

【优公解析】C。水果可分为水以及其他成分,根据题意,水果中的其他成分应为100×(1-90%)=10(千克)。当含水量降低,变为80%的时候,其他成分应该为20%,水果总重量为10÷20%=50(千克)。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2.计算19961997×19971996-19961996×19971997的值是( )。

A.0

B.1

C.10000

D.100

【优公解析】选C.令a=19961997,b=19971996,则原式=a×b-(a-1)×(b+1)=b-a+1=19971996-19961997+1=19971997-19961997=10000,故正确答案为C。

3.从某货栈运大米,大车运走一半又2袋,小车运走余下的一半又2袋,人力车再运走余下的一半又2袋,这时仓库里还有2袋,如果这批大米共值2200元,每袋大米值( )。

A. 22元

B.44元

C.100元

D.50元

【优公解析】选D。此题若设有X袋大米正确求解不太好算,可运用逆向思维。人力车再运走余下的一半又2袋,这时仓库里还有2袋,所以人力车运之前即小车运了之后为8袋;小车运走余下的一半又2袋,所以小车运走之前即大车运了之后为20袋;大车运走一半又2袋,所以大车运走之前即原来为44袋。运用链条式思维可表示为原来袋数÷2-2(大车)——÷2-2(小车)——÷2-2(人力车)=2。因此计算时采取逆向计算即可:(2+2)×2(人力车运之前,小车运之后,)——+2,×2(小车运之前,大车运之后)——+2,×2(大车运之前,即原来的袋数)。所以每袋价格为2200÷44=50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