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解题必备-特值法
在公务员考试各个模块中,数量关系是大部分考生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拦路虎”。其实不然,数量关系题目看似复杂难懂,却有其快速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掌握了快速解题技巧后,在争分夺秒的考场上反而会成为得分利器。接下来,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一种解题必备的方法——特值法。
一、特值法及其适用范围
对于题目中的一个或多个未知量,我们不用x,y,z等字母代替列方程,而是将其赋予一个特定的值,从而简化运算的一种方法。
特值法用途非常广泛,在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中都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二、特值法在各题型中的运用
1.工程问题
【例1】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之比为6:5:4,现将A、B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工程队,甲队负责A工程,乙队负责B工程,丙队参与A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B工程。两项工程同时开工,耗时16天同时结束。问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多少天?
A.6
B.7
C.8
D.9
【优公解析】A。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时间,但是工程总量及工作效率都未知,符合特值法中含有乘除关系且对应量未知,可以设特值,为了简便运算,在符合特值法的前提下又给出了效率之比时,直接设效率比为特值,设甲乙丙的效率分别为6、5、4。两项任务的工程总量为甲、乙、丙三人完成的任务总量,即为(6+5+4)×16=240,则A、B的工程量均为120,甲16天完成了96,则丙帮甲完成的工作量为120-96=24,则丙队在A工程的时间为24÷4=6天,故选A。
2.行程问题
【例2】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 )天。
A.40
B.35
C.12
D.2
【优公解析】B。此题为行程问题中的流水行船问题,所求为船在水中漂流到目的地的时间,路程=速度×时间,需要知道漂流的速度(水速)、路程,但是均不知,所以可以采用特值,设路程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即为35,则顺水速度为7,逆水速度为5,则水速为(7-5)÷2=1,则船漂流的时间为35÷1=35天,故选B。
3.利润问题
【例3】每台电视机售价为1200元,进行降价促销后订购人数增加了二分之一,收入增加了四分之一,则每台电视降价( )元。
A.200
B.500
C.300
D.400
【优公解析】A。若求每台电视机降价多少,关键需要每台电视机的现价,收入=单价×销量,若求单价,需要知道销量和收入,但是均不知,只给出了降价前与降价后的相对关系,属于题干中含有乘除关系且对应量未知,此时可以确定采用特值法,收入可以由销量及单价决定,降价后的订购量是降价前的二分之一,故可以将降价前的定购量设为2,则降价后为3,建立关系见表格,求解出降价后为1000,则降价200元,故选A。
学习完以上的内容,相信考生对使用特值法解数量关系题已经有更深的了解。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灵活使用特值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迅速判断出哪些题目可以利用特值法快速解出,从而提升做题速度。
- 推荐阅读 -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