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唯物主义三大发展阶段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12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事业单位公基模块考查频率较高的一个考点,为此,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梳理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备考事业单位有帮助。

根据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哲学派系分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其中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先于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同时在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可将唯物主义区分成三种历史形态。这三种历史形态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是常见的考点。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只是它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实物,如金、木、水、火、土、阴阳、气等。

例如: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界而变化起”。这句话认为万事万物的变是因为阴阳,阴阳是物质,所以认为物质第一性属于唯物主义,同时阴阳又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所以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句话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活火”是物质,所以坚持唯物主义,再者“活火”是具体的物质,所以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对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而言,依然坚持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只是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例如:①“原子是宇宙之砖”。这句话认为宇宙的基础是“原子”,“原子”是物质,所以坚持的唯物主义,再者认为物质是“原子”,所以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②“自然界是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这句话认为世界是由“元素”构成,“元素”是物质,所以坚持唯物主义,再者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元素”,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再者,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三个缺陷:

①机械性。它企图将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用机械运动来解释,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脱离人的社会性,只看人们的行为,不考虑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

②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③不彻底性。唯物不彻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唯物只是针对自认观的,历史观依然是唯心的。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他认为的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找到她们的本质——客观实在性,因此马克思认为“客观实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

四、真题演练

【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优公解析】D。形而上学是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眼观来看世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一些树木没有看到整片森林,这就是用孤立的眼光来看待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是同样的道理。故答案选D项。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