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备考:常识知识点积累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861

常识判断在行测中所占比例不小,但往往要求掌握的知识面广而泛,让许多考生无从下手。针对常识判断积累,考生要及早做好准备,日积月累地学习每一个知识点。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了一些历年的常识真题,从中窥探一些学习技巧,以帮助大家备考。

【例1】关于下面两幅名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001.png

A.出自拉斐尔之手

B.是19世纪的作品

C.反映法国农民的生活

D.具有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优公解析】A。扎实复习过的同学应该会在学习中了解到“文艺复兴”这一知识点,进而了解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其中拉斐尔擅长圣母像。A选项中说,这两幅画出自拉斐尔之手,但似乎与拉斐尔惯常的绘画主题不符。因为这是一道选非题,考生此时就可以判断,本题选择A选项。

题干中两幅作品分别是《拾穗者》和《晚钟》,均是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让·弗朗索瓦·米勒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以描绘农村主题见长,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为主题的作品,代表作有:《播种者》《拾穗者》《晚钟》《喂食》《慈母的爱》《倚锄的人》《牧羊女》等。因此,选择A选项。

【例2】下列研究课题与其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对应错误的是:

A.商周时代的艺术成就——《中国青铜时代》

B.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利玛窦与中国》

C.晚清的政治改良运动——《从甲午到戊戌》

D.南宋都城的城市建设——《从平城到洛阳》

【优公解析】D。这道题考察方式非常的灵活,看起来难度很高。但实际上,解题时只需要关注关键字即可。复习过中国历史的同学一定了解,南宋的国都被称为“临安”,即今天的杭州。因此,文献中讲到的城市似乎与南宋城市建设不能对应。

A项正确,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时期是青铜发展的繁盛时期,故研究商周时期的艺术成就选择《中国青铜时代》是正确的;B项正确,利马窦是意大利的传教士,明朝万历年间(明末)来到中国传教。他是最早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钻研中国文学典籍的西方学者。故研究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查阅《利玛窦与中国》是正确的;C项正确,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故研究晚清政治改良运动查阅《从甲午到戊戌》是正确的;D项错误,北宋灭亡后赵构在南方建立了南宋,其都城为临安(今浙江杭州),因此研究其都城的城市建设选择文献《从平城到洛阳》是错误的;此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每年的常识题目都会让不少考生望而兴叹,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大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题目考查的知识点,理性破题,不要轻言放弃。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