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备考:社会现象类考查形式分析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2155

时政热点类问题以时政热点作为命题素材,题目命制紧跟国家时事政策、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现阶段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事件。在面试过程中,时政热点类又分为社会现象类和公共政策类,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今天就重点讲述社会现象类题目在面试是如何进行考查的。

一、考查形式

社会现象类主要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等领域的时事热点,其中的社会民生热点是最受考官们青睐的命题点。社会现象类试题一般要求考生对题目中所述的时事热点问题谈看法,或者让考生直接分析题中所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此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也是历年福建省公务员面试中重点考查的题型之一。

【真题链接】

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国家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农村兴建农家书屋、文化礼堂等,但是这些设施存在利用率不高,被占用、挪用甚至闲置的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二、题型特点

对于社会现象类问题,我们从题目设问形式、题目现象类别来为考生分析此类问题的题型特点。

(1)题目设问形式

在结构化面试中,社会现象类问题的题目设问形式基本为“陈述现象+提出问题”。陈述现象,即对某个社会问题、某种社会现象进行简单说明;“提出问题”,即在说明现象后,以“对……怎么看”对考生进行提问。

【例题1】

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为了确保学生出勤率,许多高校采取多样的点名手段,如指纹签到、扫微信二维码、拍照刷脸等。对此你怎么看?

【例题2】

为了防止行人闯红灯,交通部门在非机动车道安装了伸缩护栏,由交警或协管员手动推动操控,红灯关闭、绿灯打开,阻止电动车、自行车以及行人闯红灯。对于这种举措,你怎么看?

(2)题目现象类别

观察近几年的公务员面试真题,我们发现社会现象类问题主要分为积极类现象、消极类现象、争议类现象。

【例题1】

一位路人在垃圾桶旁丢失了钱包,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清理卫生时捡到钱包并归还失主。平凡的一个人,但是做出不平凡的善举,对此你怎么看?(积极类现象)

【例题2】

你如何看待官员腐败问题?(消极类现象)

【例题3】

面对“互联网+”这种经济新形式,有人为之叫好,也有人说应该挤出“互联网+”的泡沫。你怎么看?(争议类现象)

因此,考生在具体作答前,可根据题目内容,判断现象类别,进而结合我们后面讲到的答题思路,进行具体作答。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