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常考经济学名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目前处在经济的转型期,重视市场经济的发展。综观公考试题,经济知识在常识类题目的出题率较高,通常会将经济学名词和实际生活的结合。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和大家来说一说常考经济学名词的解释。
一、牧童经济
西方经济学者在研究环境经济问题时提出的一个名词。通过对牧童在草原上放牧时对牧草的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这一形象的借喻,意指传统经济模式轻视自然及其资源,无计划、无节制地任意开发,导致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我们把像牧童放牧式的这种掠夺式资源开发,破坏式利用发展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称为牧童经济,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些公司为了自己的发展无限制开发我们的自然资源,同时这种行为同样反映了我们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缺陷。
二、丰收悖论
对于农民来说,我们觉得丰收了一定会给他们带来比较大的收益,但是悖论说明就是违背了我们一般的认识,也就是丰收了,但是没有带来很大收益。这主要成因在于小麦、玉米等基本粮食作物缺乏需求弹性。因而,就这些必需品而言,消费者对于小麦、玉米这类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这就意味着,收成好时,农民整体的总收益低于收成不好的时候。也就是说,粮食收成好时,供给增加从而降低了价格,但粮食价格降低并不会刺激需求有较大增加。因此,收成好反而使全体农民的总收益下降了。
三、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因为,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奢侈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奢侈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消费能力降低,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效用,即满足程度,是人神经的兴奋,外部给一个刺激(即消费某种物品给以刺激,如吃面包刺激胃),人的神经兴奋就有满足感(产生效用)。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加),兴奋程度就下降(边际效用递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当你特别想吃某个东西的时候,比如冰激凌或是方便面,你是第一口最满足,还是最后一口最满足?当然是第一口而且你会发现随着吃得越多,你的满足感会越来越低。因此,我们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是递减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五、边际报酬递减
这是从生产者角度出发的,比如你是一个服装厂的老板,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率,你不断招人,当你的人数从10-20-30-50增长时,你的收益慢慢增加,但是当人数过多时100人时,由于人数过多,人员之间的推诿或是浪费,这样的话生产效益会开始减少。因此,我们把其他条件不变,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先是增多,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减少的现象,叫做边际报酬递减,或是边际产量递减。
六、恩格尔系数
这个概念需要我们重点掌握。恩格尔系数是从我们恩格尔定律得出的,其内容是在一个家庭或者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大家想一想我们说实话,每个月在吃的方面花的钱一般情况下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如果你的总支出增多了,也就说明你赚的钱比较多。因此,我们把食品支出额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总支出所占的比重,就叫做恩格尔系。这个值是衡量我们生活富裕程度的指标,这个值越小,代表我们越富裕。
以上。大家在平时要多积累关于常识的一些细节,看似高大上的理论实际都源于生活,结合生活会让你更快速地理解许多晦涩的问题,相信大家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岗位。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