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备考:名言警句题 作答思路示范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832

名言警句在面试过程中考察的概率越来越大,主要是考察广大考生对于名人的言论或者社会广为流传的俗语的认识和理解。这种看似简单的题目,却是广大考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往往会存在内容缺乏、空洞、论述不够准确、缺乏有效落实等问题。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今日分享这一题型的具体作答思路。

一、真题链接

习书记说过:“党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根据这道题谈谈你的看法!

二、作答思路

1. 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知道其中担当精神的含义并做适当的解释。

2.分析党员干部为什么要有担当精神,也就是担当精神的重要意义。

3.结合实际分析党员干部在担当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4.结合公务员工作谈如何落实担当精神的相关措施。

三、参考要点

第一步:解释担当精神的含义

【承担责任】对于公务工作要勇于承担,遇到苦难要迎难而上,出现问题要敢于担责。

【敢于亮剑】坚持原则,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斗争,向权利私用、懒政怠政等行为说不。

【积极进取】有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学习知识,强化技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创造经得起人民、历史检验的成绩。

第二步:担当精神的重要意义

【党员形象】具有担当精神是成为合格党员干部的前提,有了担当精神,工作中才能挣钱运用手中的权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才能时刻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形象。

【人民福祉】党员干部履行的职责,发展经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水平;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建设民生项目,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群众过少幸福生活。

【国家发展】近9000万名党员都具有担当精神,会有利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步:实际中的具体表现及问题

【不想担当】工作中个别党员干部态度消极,推诿扯皮,不愿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比如江西鄱阳县凤岗镇水利局建设与管理股股长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以“没有公车,没法下乡”为由,拒绝群众的请求。

【不能担当】工作中能力欠佳,不能有效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中不出彩,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思想。如个别地方没有完成上级部门关于节能减排的任务要求,采取拉闸限电的做法,引起群众不满。

【不敢担当】工作中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放开手脚工作,怕出错担责任,怕得罪人,伤感情伤和气,丢选票,影响自己仕途。如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后,上海、江苏等地纷纷叫停了大型集会活动,印发群众热议。

第四步:结合工作实际,落实担当精神

【提高认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官理念,工作中要做到担当,要肩负起人民的重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实现要我担当为我要担当的思想转变。

【增强本领】通过学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也要通过实践,走入基层,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克服本领恐慌。

【营造环境】培养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不仅需要党员干部自身的学习和历练,也需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如完善奖惩机制和容错纠错及时,打消党员干部不敢担当的后顾之忧。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