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钟表问题之答题指南
在行测考试中最让人头大的是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中最让考生们头疼的就是钟表问题,作为每年国考、省考等考试的必考题,真的让人无法视而不见。为了能让考生在这个部分得更多的分,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为考生们罗列一整套的钟表问题解题指南,让考生们轻松应对任何钟表问题。
一、钟表问题常识性考点
将整个表面看作是360度,12小时对应12小格,顾每小时对应30°,分针每小时做过一整圈,速度就是360/60=6°/分钟,时针每小时走过30°换算到分钟就是30/60=0.5°/分钟。
二、钟表问题问题常见考法
1.求特殊时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
2.求形成特殊角度所需时间。
3.坏钟问题。
三、解题指南
1.特殊时间成角
解题步骤:先画出整点夹角,再让分针和时针分别走过一段时间,看最后形成的夹角。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初学者用来求解时钟问题,比较清晰和直观。
【例题1】求上午九点四十五分分针时针形成的角度?
【优公解析】首先令分钟和时针都在一个最接近的整点时间,看它们形成的角度,本题中最接近的时间是九点整,无论是画图还是常识我们都可以知道九点时分针和时针是90°的角,在让分针单独走45分钟,45×6°/分钟=270°,此时可见两针之间夹角为270-90=180度,再让时针单独走45分钟45×0.5=22.5°,两针之间夹角又会缩小22.5°,变成180-22.5=157.5°。
2.形成特殊角度所需时间
解题步骤:这一类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两针重合”、“两针垂直”等形成特殊角度用时的题目,这类题目的特点在于同学们过度分析题中情形不会用数学模型求解,求解此类问题只要找出初始角度差,除以速度差5.5°/分钟即可。
【例题2】试问分针和时针在4点多少分第一次重合。
【优公解析】本题是一道求重合时间的题目,我们将表盘画出来可以清晰的发现,要想两针重合相当于分针从后面追上时针,那么这道题就可以用追及问题的模型来求解了: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本题中追及距离我们可以看成从四点时两针行形成的夹角4×30°=120夹角,两针的速度差为6-0.5=5.5°,追及时间=120°/5.5°即可求出。
3.坏钟问题
坏钟问题和前面两种题型都略有不同,不再能看作是追及问题用夹角求解,我们一般用比例法进行求解,因为实际经过的时间是相同的可以用正比例的思想解题:
【例题3】现在有三个钟,快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3分钟,慢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2分钟,将三个钟调到统一的时间,在24小时内,当快钟为9点时慢钟为8点,问此时标准时间为几点?
【优公解析】三个钟的速度之比为63:60:58,只看快慢钟的话,速度差为5份,由九点到八点时间差一小时,则1小时~5份,则12分钟为一份,快钟比标准时间多三份,即多了3 12分钟/份=36分钟,当快钟为9点时标准时间为9点-36分钟=8点24分。
经过上述几道例题的解析,相信考生们大致能了解钟表问题的解析步骤,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们:只是生搬硬套地运用解题步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灵活使用,以此来应对国考中出现的百变题型。
- 推荐阅读 -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