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加强削弱题型之如何提高正确率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1326

逻辑判断中有一类必考题型叫“加强削弱”,实际上是考察逻辑学中的证明和反驳。对于一些考生而言,这一类题型相对做起来偏难,花很多的时间在这上面,可是却与正确答案擦肩而过,所以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为大家盘点一波加强削弱题型的解题方法。

一、解题方式

1.问题定位法。例如:最能削弱题干研究人员推测的是。在读这个问题时,我们已经知道对象就是“研究人员的推测”,直接在题干找到即可。

2.位置寻找法。结论一般在尾句,少数在首句。

3.关键词寻找法。一般来说类似所以、因此、认为、推测、结论是、从而、证明、由此可知等词语,后面引导的都是结论。

二、真题演练

【例题1】(2015年国考)某国际小组对从已灭绝的一种恐鸟骨骼化石中提取的DNA进行遗传物质衰变速率分析发现,虽然短DNA片段可能存在100万年,但30个或者更多碱基对序列在确定条件下的半衰期只有大约15.8万年。某位科学家据此认为,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龙等类似于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故事不可能发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科学家的观点( )

A.《侏罗纪公园》虽然是一部科幻电影,但也要有事实依据

B.上述研究的化石样本可能受到人类DNA的“污染”

C.环境因素会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衰变速率

D.恐鸟与恐龙的碱基对序列排列顺序不同

【参考答案】D

【优公解析】文段通过恐鸟和恐龙类比进行论证,如果要加强,必须指出二者要可以类比。因此,如果指出恐龙与恐鸟的碱基对序列排列顺序不同,为“A和B之间有差异”的削弱形式,削弱了论证。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

【例题2】1784年着名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曾经写道,火星表面的黑暗区域是海洋,而较明亮区域则是陆地。赫歇尔推测,火星上肯定有智慧生命存在,它们或许与我们地球人差不多。赫歇尔的理论流行了一个多世纪,甚至其他一些天文学家也附和称,在一些颜色较亮的区域可以观测到植被。

如果下列各项为真,哪项最能支持赫歇尔的推测?

A.有智慧生命存在的地方必定有海洋、陆地

B.凡是有植被的地方必定有智慧生命存在

C.凡是有海洋、陆地的地方必定有智慧生命存在

D.可以观测到植被的地方就可能有智慧生命存在

【参考答案】C

【优公解析】C。赫歇尔的推测的论点“火星上肯定有智慧的生命存在”,而他推出的依据也就是他的论据是“火星表面的黑暗区域是海洋,而较明亮区域则是陆地”。这时候我们明显看出论点和论据之间是不存在联系的,要想让赫歇尔的推论成立,我们就要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联系,必须来补充一个前提,即“凡是有海洋、陆地的地方必定有智慧生命存在”,因此答案应该为C。

上述三种解题方法在考加强削弱题型中最为常见,也是运用最广的,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答题正确率,争取百分百得分。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这一类题型还是要靠不停地做题来巩固知识点,等积累到一定量时,自然而然不会在这类题型上浪费太多时间。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