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标题填入题之解题技巧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970

在片段阅读中有一类题型叫标题填入题,就是说在选项中选出一个最适合文段内容的标题,这种类型的考题在省考或是国考中都很常见,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整个文段的理解力和判断力,那么,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盘点一下标题填入题的解题技巧吧!

一、解题技巧

(1)题文一致。标题的内容、格调、主题都应该与整个文段一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决不能出现题不对文,二者脱节的情况。

(2)鲜明醒目。标题要概括文段中最重要、最有特点的精华部分,令读者一目了然,看到这个标题,也就了解了文段的精髓。

(3)简洁明快。标题言语必须简明,力求以最少的语言载体传递最多的信息,做到言简意赅。实践证明,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给人留下的印象也越模糊。通常所见的标题以不超过15个字为宜。

(4)形象生动。标题要有表现力,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标题要生动,就要注意遣词造句及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二、真题演练

【例题1】俄罗斯防病毒软件供货商——卡斯佩尔斯实验室于6月15日宣布,一个名为29A的国际病毒编写小组日前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卡斯佩尔斯实验室说,29A小组于15日将这个名叫“卡比尔”的蠕虫病毒的代码发给了一些反病毒厂商,后者确认该病毒具备在手机之间传播的功能。

该段文字作为一则报纸上的新闻,最适合做该段文字题目的是:

A.“卡比尔”蠕虫病毒在俄诞生

B.29A国际病毒编写小组的新贡献

C.世界首例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诞生

D.反病毒厂商确认手机之间可传播病毒

【参考答案】C

【优公解析】这道题已经提示我们是新闻文体,那么第一句话一直到“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这里,这就是导语。把导语里面的核心信息抓住,说的是“病毒”。“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地点制造出了什么样的病毒”,导语里面还有一个核心信息就是“首例”,这样符合要求的只有C项。A项首先排除,B项没有提到核心信息“病毒”。D项的主体是“手机”,说的是手机之间可传播病毒,而文段材料告诉我们的是病毒可以传播,主体是病毒。D不对。因此,答案是C。

【例题2】手机垃圾短信有“骚扰型”、“黄段子”、小道消息;有“陷阱型”、多是骗取用户钱财,有广告短信。短信业务的确给运营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有些短信正成为一种“信息公害”,让人不堪其忧。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制,先管住短信这颗毒瘤,我们也相信它迟早是会被根除的。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垃圾短信成为信息公害

B.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

C.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

D.切实治理垃圾短信

【参考答案】D

【优公解析】本段文字首先简要介绍何谓垃圾短息 ,接着指出了垃圾短信的危害 ,最后进一步提出需要根除垃圾短信这颗毒瘤。对于议论文而言,标题需要包含论点的内容 ,很显然 ,本段文字的论点是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D选项符合要求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标题填入题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文段的理解,并且进行文段的总结归纳,其次考生还需要多考虑一下整个文体的风格,这样选出来的标题才是最适合、最正确的。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