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词句理解题之解题方法盘点
词句理解题就是对整个文段进行深入解读的一个过程,其中包括对于重要词语含义和句子的理解与阐释,通常的提问方法有对XX含义理解正确的是?文中的XX指代的是?那么这种题型如何解答呢?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词句理解题的解答方法吧!
一、解题方法
(一)词语理解
1.代入原文,以文解文
在词语理解题中所考查的词语的含义往往是其本身含义的引申,在具体语境中被赋予了临时意义或隐含意义,这时必须整体把握文段,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
2.就近原则
正确答案隐含在与之最近的句子中。
3.关注标点
有些标点对解题有提示作用,如冒号、破折号等。冒号和破折号后面的内容起解释说明作用,这能够帮助考生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4.注意修辞
字面含义的选项慎重选择运用修辞的,一定从修辞角度思考。
(二)句子理解
1.代入原文,以文解文
在句子理解题中,所考查的句子的含义往往是其本身含义的引申,或在具体语境中被赋予了临时意义或隐含意义,这时必须整体把握文段,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
2.注意修辞
在句子理解题中,有些句子会运用修辞手法,考生在理解其含义时要结合修辞的特点来分析。
3.句子结构分析
所谓从句子结构入手分析也就是常说的划分句子层次。在解题中,一般只要抓住句子主干即可。有些题目无须仔细划分层次,只要理清各分句间的关系即能得出答案。
二、真题演练
【例题1】发挥创造性,离不开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提示现象与本质间的差别。它要求对公认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正如李四光所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这段话中“求异思维”可以理解为:
A.是富有怀疑和批评态度的思维模式
B.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提示
C.是李四光所用过的思维方式
D.是一种传统习惯思维方式
【参考答案】A
【优公解析】这是一道词句理解题。这是一道词语理解题。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所谓求异思维……”下面的语义就是在解释求异思维的概念。根据阅读可知“求异思维”意在揭示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差别,是一种用于挑战传统和习惯,并对其持怀疑和批评态度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正确答案为A。B选项表述错误,文章说的很明确提示的是“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而不是“已知的矛盾”。C选项针对李四光表述,在文段中只是引用了李四光的话作为支撑作者观点的材料,并不是文段的重点。D选项的表述与文意正好相反。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词句理解题除了掌握上述的解题方法之外,适度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练习中培养语感,这样无论在考试中遇上多大的难题也能轻松解决。
- 推荐阅读 -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