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点:语句衔接题之解题思路

文章来源:优公教育官网 发布时间: 点击次数:755

考生们在做语句衔接题时,通常选择的都是代入法,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正确率上没有一定的保证。所以要保持一定的正确率,解题思路一定要正确,今天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就来为大家捋一捋语句衔接题的解题思路吧!

一、解题思路

1.关注空缺处所在位置:空在段首——所选句子需起到引出话题观点的句子。

空在段中——所选句子需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空在段尾——所选句子需起到总结全文作用的句子

2.遵循基本原则:话题一致原则:找到上下文的论述话题,空缺处句子话题必一致。

色彩一致原则:所选句子的感情色彩要与上下文一致,如褒贬等。

二、真题演练

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

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B.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D.“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

【参考答案】A。

【优公解析】“换句话说”提示横线部分与前文呈解释对应关系,即说的应是诗歌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人品高下,由此排除 C、D。比较 A、B,A 项与后文潘岳的例子更契合。因此本题选 A。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语句衔接题在做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选择代入法,代入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出错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在做题过程中考生应该结合文段的思路来解题。

 

- 推荐阅读 -

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相关文章

更多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相关文章

关注公众号优公教育

了解最新公考资讯

Copyright©2005-2015 优公教育 闽ICP备18013074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厦门优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物许可证 | 营业执照